公众号流量主单价这个事,很多人觉得像玄学,今天咱就用数据思维来好好捋一捋。咱先搞清楚,流量主收入的核心公式是啥,其实就是收入等于 eCPM 乘以曝光量再除以 1000。这里面的 eCPM,就是千次曝光收益,它可是影响单价的关键因素。
那 eCPM 到底受啥影响呢?首先就是广告主的投放策略。要是市场上大预算客户调整了投放,比如减少投放或者暂停投放,那咱的 eCPM 肯定会受影响。就像有个公众号运营者,去年三个月收入还挺稳定,到了今年一月份,收入直接就下滑了一截,就是因为 eCPM 降低了。而且广告的位置、形式也很重要,像北京、上海地区的广告,或者视频、插屏这类广告形式,eCPM 就相对很高。
咱再说说粉丝属性。粉丝是不是 18 岁以上的用户,这对变现能力影响可大了。要是账号里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居多,变现能力就没那么强。就拿一个有 11000 多关注的公众号来说,它的头条广告报价能到 500 元,就是因为粉丝属性比较优质。所以啊,引流的时候可得注意,咱要的是精准粉丝,可不是啥粉丝都要。有些账号虽然有几万粉,但是阅读量只有几百个,这种账号的变现能力就很差。
阅读量和关注数也和报价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阅读量和关注数越高,报价相应也比较高。还是刚才那个公众号,平均阅读量大概是 500 - 600,广告报价是 500 元,也就是 1 块钱一个阅读量。不过这里说的是平均阅读量,可不是拿最高的那篇阅读量为主。所以啊,咱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内容上,把账号做起来,把阅读量也提上去,这样才有报价的谈判权。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算法推荐,这对流量主单价也有影响。微信公众号现在也走算法推荐路线了,这就意味着咱的文章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但是,这也要求咱的内容得更有吸引力。要是标题没出现 “震惊”“居然”“99% 人不知道” 这些关键词,封面图也没达到 “地铁老爷爷看手机” 级别的冲击力,系统直接就判定 “无吸引力”,推荐池都进不去。所以啊,咱在取标题和做封面的时候,可得多花点心思。
还有,咱得注意避免一些误区。比如说互阅互赞,微信现在早就升级到 AI 查水表了,同一批账号来回点赞,IP 地址全在朝阳群众眼皮底下,系统直接给你贴个 “虚假流量” 标签,推荐池子都别想进。真想测数据,找 20 个真兄弟转发朋友圈,后台数据比刷量干净 100 倍。还有删文,跟平台玩 “毁尸灭迹” 这套,系统立马警觉,轻则限流,重则直接关小黑屋,一周最多删 1 篇,删前先设成 “仅自己可见” 观察三天。
那咱怎么才能提高流量主单价呢?首先就是增加广告的曝光量。一方面是增加公众号粉丝数,提高公众号文章阅读量,看的人多了,自然大大增加了广告的曝光量。另一方面就是在公众号文章中增加广告位。经过统计,文中广告的曝光量要比文末广告多出 25%。所以,增加了文中广告,流量主收入会有一定的提升。当然,这个方法只针对之前没有开通额外广告位的公众号。
内容质量也很关键。咱得保证内容是高质量原创,资料详实,证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严密。就像有个作者,日更 4 个月,拿到了顶格作者系数 27 倍,千次阅读单价到了 17.67 元,最高记录达到了 35.37 元。他的秘诀就是紧跟热点,内容规范,高质量原创,标题也十分重要。他的《新东方恩仇录》系列文章,就是因为内容优质,展现量和阅读量都很高,收益自然也不错。
咱还得注意避免违规。就像那个作者,因为在文章中多次使用 “铁老师” 谐称来指代俞敏洪,被系统警告多次 “内容违规”,文章几乎不给推荐,完全靠粉丝阅读和其他文章链接跳转,才勉强获得可怜的 2000 多阅读。所以啊,咱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遵守平台的规则,别碰红线。
现在各平台对于原创作品要求极高,简单的 AI 写作已经不能够通过原创检测,因此咱的写作方法要全面升级,既要兼顾文章的吸引力、有流量属性,又要能够通过朱雀大模型平台的 Ai 味检测。咱可以多使用口语化表达,避免使用书面化的关联词,调整用词和修辞、逻辑层次等方式尽可能减弱 AI 痕迹。
总之,公众号流量主单价并不是玄学,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咱掌握了影响单价的关键因素,用数据思维来分析和优化,就一定能提高流量主单价,让咱的公众号变现能力更强。该文章由
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