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公众号的都知道,现在想做出爆款越来越难。但你有没有发现,B 站和抖音上每天都在冒新热点?把这两个平台的爆款逻辑吃透,搬到公众号上,其实是条捷径。这不是简单复制粘贴,而是用降维打击的思路做内容 —— 别人还在追公众号内部的老话题,你已经拿着跨平台的爆款密码开工了。
B 站爆款选题的挖掘逻辑 🔍
B 站的用户习惯跟公众号完全不同。他们愿意花 20 分钟看一个科普视频,也会为了一个小众爱好反复刷同个 UP 主。这种深度互动里藏着大量公众号能复用的选题。
打开 B 站首页的 “热门榜”,别急着划走。注意那些播放量破百万、弹幕过万的视频,尤其是 “全站排行榜” 前 50 的内容。这些视频的标题往往带着强烈的 “问题感” 或 “反差感”,比如 “为什么 00 后都在囤老式凉席?”“我花三年拆解了 1000 个失败的创业项目”。把这些标题记下来,去掉视频化的口语词,换成公众号读者习惯的陈述句,比如 “00 后反向囤货:老式凉席热销的背后,是年轻人的消费觉醒”,就是个不错的选题方向。
关注 B 站的 “热门活动” 板块。这里经常有平台官方推的主题活动,比如 “知识分享官”“毕业季特辑”。这些活动自带流量倾斜,参与的 UP 主会集中产出相关内容。你可以提前预判活动趋势,比如看到 “职场新人生存指南” 活动预热,就可以提前准备 “职场新人必看:那些没人告诉你的潜规则”,等活动热度起来时,公众号文章刚好能借势。
B 站的 “评论区” 比视频本身更有价值。很多爆款视频的评论区会出现 “求深扒”“这个点没说透” 之类的留言。这些就是现成的选题缺口。比如一个讲 “月薪 3 千如何存钱” 的视频火了,评论区有人问 “月光族怎么开始第一步”,你就可以写 “月光族存钱第一步:先别想着省钱,而是学会记账”,精准填补用户的需求空白。
抖音热点的快速捕捉技巧 📱
抖音的节奏比 B 站快 10 倍。一个热点上午冒头,下午可能就传遍全网。但公众号的图文特性决定了不能追瞬时热点,得找 “有长尾价值” 的爆款。
打开抖音的 “热榜”,筛选那些 “上升趋势” 的话题,而不是已经登顶的。比如 “摆摊三天赚了 5 万” 这种热点,等你写成公众号文章可能已经凉了。但像 “95 后开始流行‘极简婚礼’” 这种带趋势性的话题,上升期介入最好。用抖音的 “搜索” 功能,输入关键词后看 “相关视频” 的发布时间,最近 7 天内播放量激增的内容,值得重点分析。
注意抖音的 “挑战赛” 和 “全民任务”。这些活动往往有品牌或平台背书,传播力强。比如某品牌发起 “办公室摸鱼神器” 挑战赛,你可以从 “打工人摸鱼背后的效率焦虑” 切入,把短视频里的碎片化信息整合成一篇 “摸鱼不如增效:3 个被忽略的办公技巧”,既有热点关联,又有公众号的深度。
抖音的 “同城热榜” 藏着区域化选题。如果你做的是本地号,这是个宝藏。比如上海同城热榜出现 “老洋房里的咖啡馆”,你可以调研全市类似的店铺,写成 “上海 10 家藏在老洋房里的咖啡馆:不止网红打卡,更是百年建筑的新生”,比单纯转发视频更有留存价值。
跨平台选题的转化公式 ✨
直接把 B 站的长视频浓缩成公众号文章,或者把抖音的段子扩写成图文,都是偷懒的做法。真正的降维打击,是用公众号的优势重构内容。
B 站的 “深度解析” 类视频,适合做成 “结构化指南”。比如一个 UP 主讲 “新手做自媒体必踩的 10 个坑”,视频里有很多个人经验和案例。你可以把这些坑分类,变成 “内容坑”“流量坑”“变现坑”,每个部分加上 “避坑步骤” 和 “工具推荐”,最后补一个 “公众号特有的避坑点”,比如 “别忽视菜单栏的设置”,这样就比原视频更实用。
抖音的 “情绪共鸣” 类爆款,适合升级成 “观点文”。比如抖音上 “30 岁没结婚很失败吗” 的话题火了,全是短平快的吐槽。公众号可以写 “30 岁的婚姻焦虑:不是怕单身,是怕活成别人眼里的‘正常人’”,用数据(比如民政部的结婚率)和心理学理论支撑,把情绪转化成有说服力的观点。
无论是 B 站还是抖音的爆款,都要做 “信息增量”。比如两个平台都在推 “露营装备清单”,你可以加入 “不同场景的装备减法”(比如亲子露营 vs 情侣露营),或者 “二手装备的选购技巧”,这些是短视频很难讲透的内容,却是公众号读者愿意看的细节。
选题的长期储备策略 🗄️
偶尔追一次热点不难,难的是持续产出优质选题。得建立自己的选题库,把 B 站和抖音的爆款变成你的 “素材银行”。
给每个挖掘到的选题贴标签。比如从 B 站挖到 “汉服圈的山正之争”,标签可以是 “亚文化”“消费观”“95 后”;从抖音挖到 “小区团购的团长生存现状”,标签是 “社区经济”“副业”“下沉市场”。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能发现标签的重合点,比如 “95 后 + 副业” 出现频率高,就可以集中开发这个方向的系列文章。
每周做一次 “爆款复盘”。对比 B 站、抖音的周榜和自己公众号的阅读数据,看看哪些跨平台选题反响好。比如发现 “职场类” 选题从抖音转化过来效果最好,下次就重点盯抖音的职场热点。同时记录哪些转化失败了,比如 “游戏攻略” 类在 B 站很火,但公众号阅读低,可能是因为公众号用户对这类内容的需求不强,以后就少碰。
关注 “反常识” 的爆款。B 站和抖音上有些爆款内容,初看和公众号的定位不相关,但背后的逻辑相通。比如 B 站一个讲 “养多肉的科学方法” 的视频火了,看似跟职场号无关,但 “耐心培育” 的逻辑可以迁移,写成 “职场晋升就像养多肉:急着浇水反而死得快”,这种跨界联想往往能出惊喜。
降维打击的核心:差异化视角 🔑
别人都在抄热点的时候,你能从同一个爆款里挖出不同的角度,这才是真本事。B 站和抖音的爆款就像冰山,露在水面的是热点本身,水下的才是公众号该挖的宝藏。
从 “用户评论” 里找反方观点。比如抖音上 “辞职去旅行” 的视频火了,评论区一半人羡慕,一半人说 “回来还是要找工作”。公众号可以写 “辞职旅行不是解药:那些晒旅途的人,回来后都怎么样了”,用采访案例打破滤镜,比单纯鼓吹 “说走就走” 更有深度。
用 “时间差” 做延伸。B 站的爆款视频往往有预热期,比如某个科技 UP 主预告下个月要讲 “AI 绘画的版权问题”,你可以提前查资料,等视频发布后,结合视频观点写 “AI 绘画版权争议:不止 UP 主说的这些,还有 3 个被忽略的法律漏洞”,抢占解读先机。
结合公众号的 “私域属性” 做选题。抖音和 B 站的爆款是公域流量,而公众号有更强的用户粘性。比如抖音上 “家庭收纳” 火了,你可以在公众号发起 “读者收纳案例征集”,写成 “10 个普通家庭的收纳经:比网红技巧更实用的,是这 3 个原则”,既用了热点,又增强了用户互动。
避开跨平台选题的 3 个坑 ⚠️
不是所有 B 站和抖音的爆款都能搬到公众号上。盲目跟风,反而会毁了自己的账号调性。
别碰 “时效性过强” 的内容。比如抖音上的 “某明星机场街拍”,热度可能只有 24 小时,公众号发文需要时间,等发出来早就没人关心了。但像 “明星工作室的运营模式” 这种背后的逻辑分析,就有更长的生命周期。
警惕 “平台特有的梗”。B 站的 “yyds”“绝绝子”,抖音的 “家人们谁懂啊”,这些在原平台很火,但放到公众号里可能让部分读者反感。转化时要把这些梗翻译成通用语言,比如把 “这个美妆蛋 yyds” 改成 “这款美妆蛋的性价比,用过的人几乎都回购了”。
别忽略 “受众差异”。B 站用户对 “硬核知识” 接受度高,抖音用户喜欢 “轻松易懂” 的内容,但公众号读者可能介于两者之间。比如把 B 站的量子物理科普视频改成公众号文章,不能太晦涩,也不能太浅,最好用 “生活中的量子现象” 做类比,平衡专业性和可读性。
其实从 B 站和抖音挖公众号选题,本质是借势别人已经验证过的用户需求。但真正的降维打击,不是照搬,而是用公众号的深度、结构和私域属性,把这些需求满足得更彻底。下次刷这两个平台的时候,别只当消遣,多想想 “这个点,公众号能怎么写得更好”,爆款选题其实就藏在你的日常刷手机里。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