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年,公众号运营者必备的法律常识:如何应对恶意投诉?
🚦 识别恶意投诉的常见套路
📜 应对恶意投诉的法律依据
🛠️ 应对恶意投诉的具体策略
- 收集证据
一旦收到投诉通知,运营者应立即着手收集证据。需要收集的证据包括被投诉内容的原创证明,如创作手稿、首次发表记录等;与投诉者的沟通记录,如微信聊天、邮件往来等;以及平台的相关规则和处理记录。例如,在 “航空之家” 公众号被恶意投诉案例中,运营者通过梳理账号创建时间、粉丝量、阅读量等数据,证明了自身账号的在先使用和影响力,最终成功申诉。
- 向平台申诉
目前,微信、抖音等主流平台都建立了申诉机制。运营者可以通过平台的在线客服、申诉邮箱等渠道提交反通知书和相关证据。反通知书应包括被投诉方主体信息、对投诉的观点、不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明材料等内容。例如,在申威隆被西安市兴庆宫公园恶意投诉案例中,申威隆通过提交聊天记录、原创证明等材料,成功证明了对方投诉的不实性,最终对方撤销了投诉。
- 寻求法律帮助
如果恶意投诉造成了较大的损失,运营者可以考虑寻求法律帮助。可以向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专线 12348 咨询,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也可以委托律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例如,在肖战工作室维权案例中,工作室通过启动法律程序,要求侵权方公开道歉、赔偿损失,为其他运营者提供了借鉴。
🛡️ 预防恶意投诉的长效机制
- 加强内容管理
确保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原创性,避免抄袭、洗稿等行为。对于转载内容,要获得明确的授权,并注明出处。同时,加强对用户留言的管理,及时删除不当言论,避免被投诉者利用。例如,微信公众平台在 2025 年 5 月治理了大量违规使用原创标识内容和抄袭洗稿内容,封禁了 1065 个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账号。
- 建立舆情监测机制
定期搜索公众号名称、品牌关键词等,及时发现潜在的恶意投诉风险。可以使用舆情监测工具,实时跟踪网络上的相关信息。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如发布声明、向平台投诉等。
- 提升法律意识
公众号运营者应定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平台规则和最新政策。可以参加法律培训、阅读行业报告,增强自身的法律素养。例如,西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依法规范处置市场监管领域恶意投诉举报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恶意投诉的界定和处置方式,运营者可以参考该意见,规范自身行为。
⚠️ 注意事项
- 避免情绪化回应
在面对恶意投诉时,运营者应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回应。不要在公开场合与投诉者争吵,以免引发更多的负面舆论。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 关注平台规则变化
平台规则会随着时间和政策的变化而调整。运营者应及时关注平台的公告和更新,确保自身行为符合最新要求。例如,微信公众平台在 2025 年加大了对恶意举报的治理力度,运营者应了解相关政策,避免违规。
- 保护用户隐私
在处理投诉过程中,运营者应注意保护用户隐私。不要随意泄露投诉者或被投诉者的个人信息,以免引发新的法律问题。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