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移动端专用!2025 公众号写作提示词编写指南:爆款内容创作技巧
🌟 一、移动端内容的底层逻辑:8 秒定生死的注意力争夺战
🛠️ 二、AI 工具赋能:从「写文案」到「设计用户体验」
- 标题军火库:输入「职场效率」,自动生成「ChatGPT 降温后,打工人真正需要的竟是这 3 个土味工具」这类反常识标题,结合「爆哭 / 逆袭 / 救命」等情绪词,点击率提升 3 倍以上。
- 内容结构化:用 SCQA 模型(情景 - 冲突 - 问题 - 答案)搭建文章框架。比如「凌晨 1 点,PPT 改到第 8 版… 老板却说‘没有洞察力’—— 如何用 AI10 分钟输出行业洞察?」。
- 传播裂变设计:生成「测试类互动」内容,比如「你是几级效率玩家?测测你的职场生存指数」,引导用户分享到朋友圈,形成社交货币。
🚀 三、爆款内容的「四板斧」:从选题到传播的全链路拆解
- 选题:挖出隐性刚需
用 DeepSeek 的「热点雷达」功能,分析行业关键词 + 长尾需求。比如职场类账号发现「隐形加班」话题后,写出《凌晨 2 点的微信消息,正在吃掉你的海马体》,单日涨粉 2 万 +。记住,好的选题要同时满足人群穿透力(如「小镇做题家」)、时间折叠度(如「35 岁危机」)和平台生态位(如 B 站偏爱「解构传统」)。
- 标题:0.3 秒攻陷大脑
试试「情绪惊叹词 + 颠覆认知 + 人群标签 + 福利诱惑」的模板。例如「救命!95 后存款真相:7 成负债但 5 成有副业,文末送《搞钱工具包》」。测试发现,加入数字和 emoji 的标题,点击率平均提升 40%。
- 内容:信息密度决定留存
每 15 秒埋设一个「信息爆点」,比如用「斯坦福学霸的 5 大深度工作法」搭配 MRI 扫描数据,证明专注者大脑灰质密度高 23%。同时,用「三明治干货法」:上层案例故事,中层方法论,底层数据背书。
- 传播:设计社交裂变机制
在文末设置「互动触发词」,比如「看到这里的都是真文案大神!评论区晒你的最难搞甲方,抽 3 人送《100 条怼人话术库》」。同时,生成多平台适配内容,比如微信公众号发图文,抖音同步短视频版,小红书发布「口红试色 + 测评」笔记。
📊 四、数据化优化:用科学打败玄学
💡 五、避坑指南:远离「AI 腔」和「标题党」
- 禁用专业术语:用「说人话」的指令让 AI 调整,比如「把这段文字改成广场舞阿姨能听懂的版本」。
- 避免强行玩梗:过时的「古早梗」会让读者尴尬,比如「蓝瘦香菇」已经不适用 2025 年的语境。
- 严守合规底线:医疗类内容需标注「科普仅供参考」,避免使用「治愈率」等绝对化用语。
🔗 结尾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