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霍山石斛:从濒危仙草到电商顶流
霍山县政府在电商布局上堪称 “教科书级操作”。2021 年,大别山电商产业园打造直播基地,吸引 10 余家石斛企业入驻,当年直播网销额超 5000 万元。2024 年与京东合作新建旗舰店,由政府背书流量扶持,进一步提升品牌曝光度。企业端也不含糊,像天下泽雨、仙斛堂等龙头企业,不仅开发出石斛酒、石斛膏等 30 余款产品,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构建 “石斛 +” 产品矩阵。
霍山石斛的电商之路充满创新。2020 年,霍山县领导化身 “主播”,3 小时带货 153 万元,开创 “政府 + 媒体 + 达人” 的直播模式。如今,更多新农人加入战局。比如六安霍亿文化传媒的 “90 后” 团队,通过直播将卤肥肠等衍生品卖到全国,高峰时直播间同时在线 9000 人,2023 年销售额突破 5000 万元。他们的成功秘诀在于:精准定位女性消费群体,结合产品溯源故事增强信任,同时通过公益培训带动更多人参与。
? 霍山黄芽:从茶园到直播间的蜕变
霍山黄芽的走红离不开品质把控和文化赋能。当地建立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从种植到加工全程标准化,2025 年斗茶赛更吸引 29 个茶样角逐,推动制茶技艺交流。文化层面,通过茶艺表演、茶文化历史科普(如黄芽需经 11 道工序制成)增强产品附加值,县长直播时化身 “茶叶专家” 讲解工艺,成功圈粉无数。
霍山黄芽的直播策略注重差异化。2020 年开茶节直播中,专业茶艺师现场冲泡演示,结合 “买茶捐收益” 的公益元素,引发 11.7 万人观看。2024 年,“霍货有名” 平台推出文旅消费券,用户在直播间购买茶叶可兑换景区门票、民宿体验,形成 “品茗 + 旅游” 的闭环场景。这种 “产品即场景” 的打法,让霍山黄芽从单纯的饮品变成文化体验载体。
?️ 便民服务:打通电商 “最后一公里”
过去,霍山农户 “出山难、寄件贵”。如今,通过 “错峰运营、车辆复用” 模式,全县开通合作专线 2 条、融合线路 26 条,覆盖 8 个乡镇 57 个村,年运送快递 90 万件。公交车变身 “移动快递站”,既降低物流成本,又解决了 “最初一公里” 和 “最后一公里” 难题。
霍山在金融支持上大胆创新。针对茶农推出 “鲜叶贷”,政府担保、专项风控,已发放贷款 1510 万元。企业端,森普新材料通过专利权质押获贷 500 万元,实现 “知产” 变 “资产”。社保卡也升级为 “民生一卡通”,不仅能刷公交、进景区,还能领补贴、办公积金业务,真正做到 “一卡在手,生活无忧”。
为提升从业者技能,霍山定期举办电商培训。2022 年与 MCN 机构合作开展 5 期石斛直播培训,覆盖 1000 余人次,并举办直播大赛孵化出 “老姚说石斛” 等优质账号。培训内容从基础操作到流量运营,甚至包括如何打造个人 IP,让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 霍山经验:特色产业电商化的 “万能公式”
- 政府主导 + 企业创新:从政策扶持到流量背书,政府为产业发展铺路;企业则聚焦产品研发和营销创新,形成良性互动。
- 品质为本 + 文化赋能:标准化生产保障品质,历史文化故事提升溢价空间,两者结合让产品更具竞争力。
- 全链路服务 + 生态构建:物流、金融、培训等配套服务形成闭环,再通过直播、文旅等场景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
- 选品策略:优先选择地域特色鲜明、有文化底蕴的产品,如霍山石斛的 “仙草” 标签、黄芽的 “非遗” 工艺。
- 直播技巧:善用 “人货场” 组合,比如邀请专家讲解产品知识,打造沉浸式场景(如茶园直播),设置互动抽奖提升留存。
- 资源整合:积极对接政府资源(如电商产业园免费场地)、金融支持(如低息贷款),降低创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