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如何有效分配20次朱雀AI免费次数?使用效率提升技巧
平时用朱雀 AI 的朋友都知道,免费次数就 20 次,看着不多但用对了能解决不少问题。要是瞎用,可能写两篇草稿就没了,啥实际效果没见着。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怎么把这 20 次次数掰开花,用到刀刃上,效率直接拉满。

🎯 先搞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别上来就瞎试

很多人拿到免费次数第一反应就是 “先试试再说”,结果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 “今天天气怎么样”“推荐部电影”,这纯属浪费。朱雀 AI 的核心优势是内容创作、AI 味降低、文案优化这些,免费次数必须围着这些能产生实际价值的功能转。
先花 2 分钟列个清单:你是想写公众号文章?还是要把 AI 写的文案改成 “真人味”?或者是优化电商产品描述?把需求按 “紧急重要” 排个序。比如你这周要发 3 篇公众号,那 “自媒体内容创作” 肯定得放第一位;要是手里有篇稿子被平台提示 “AI 痕迹重”,那 “AI 味降低” 就得优先。
记住,20 次次数经不起分散使用。把 80% 的次数砸在 1-2 个核心需求上,比平均分给 5 个需求效果好 10 倍。我见过有人把次数分给 “写朋友圈文案”“生成短视频脚本”“改工作总结”,最后哪个都没做好,这就是典型的没抓重点。

✍️ 按场景分配次数,每个场景都有 “最优用法”

不同使用场景的次数消耗效率差别很大,这里给几个常见场景的分配建议,你可以对着调。
自媒体内容创作(建议 6-8 次)
要是靠写稿吃饭,这部分必须多留次数。但别直接让 AI “写一篇关于 XX 的公众号文章”,太浪费了。正确做法是拆分成 “列大纲→写段落→优化开头”。比如先花 1 次让 AI 列 3 个不同风格的大纲,选一个满意的;再花 3-4 次让 AI 写核心段落(比如案例部分、数据解读部分);最后花 2 次优化开头和结尾 —— 这比直接生成整篇文章省至少一半次数,还能保证内容有你的个人风格。
AI 味降低(建议 4-5 次)
现在平台对 AI 内容查得严,这功能简直是救星。但别直接把整篇稿子扔进去改。先自己读一遍,把明显生硬的段落标出来(比如长句太多、用词太书面的部分),只把这些段落放进去改,一次改 200-300 字最合适。改完后自己再顺一遍,有不满意的地方圈出来,再花 1 次针对性调整。我之前试过一篇 1500 字的稿子,只改 3 个段落,2 次就搞定了,比整篇改省太多。
文案优化(建议 3-4 次)
不管是电商标题、活动海报文案还是私信话术,都能靠朱雀 AI 优化。重点是 “给明确方向”,比如别只说 “优化下这个产品标题”,要告诉 AI“突出性价比,加个行动指令,控制在 20 字内”。每次优化让 AI 出 3 个版本,选一个基础版,再花 1 次让它在这个版本上微调 —— 比如 “把‘优惠’换成‘直降’,再加个表情符号”,这样 3 次就能出个能用的文案。
试错性需求(建议 2-3 次)
总有想尝试的功能,比如 “生成短视频脚本框架”“写产品测评提纲”。这部分别多花次数,每次试错前先想清楚 “我要验证什么”。比如试写脚本,就指定 “30 秒美食视频,包含开头吸引点 + 制作步骤 + 结尾引导”,生成后觉得有用就记下来下次复用,没用就到此为止,别反复试。

📌 3 个隐藏技巧,让次数 “变相增多”

同样 20 次,有人用出 30 次的效果,关键在这几个技巧。
一次生成多版本,减少重复提问
提问时加一句 “请提供 3 个不同风格的方案”,比如写标题时让 AI 出 “简洁型、悬念型、数据型” 各一个,改文案时要 “正式版、口语版、活泼版”。这样一次次数能拿到 3 个结果,相当于变相省了 2 次。我测试过,只要指令清晰,AI 完全能做到,比每次只要 1 个版本效率高多了。
复用生成结果,别重复造轮子
比如让 AI 写过 “职场干货文大纲”,下次写类似主题,直接拿之前的大纲当基础,问 AI“在这个大纲里加一个‘新人避坑’板块,调整下结构”,这比重新生成省 1-2 次。甚至可以把好的段落存成 “素材库”,下次让 AI “模仿这个段落的风格写 XX 内容”,连风格统一都解决了。
先自己修改,再用 AI 收尾
很多人依赖 AI 改全文,其实自己能解决的小问题别浪费次数。比如句子不通顺自己顺一遍,错别字自己改,只把 “卡壳” 的地方交给 AI。比如写文章卡在用什么案例,就单独问 AI“推荐 3 个适合 XX 主题的真实案例,带数据”;改文案卡在用什么词,就问 “‘好用’可以换成哪些更生动的词”—— 聚焦 “AI 擅长而你不擅长” 的部分,次数才不白花。

⚠️ 这些坑千万别踩,踩了等于白瞎次数

最后提醒几个常见错误,都是我和身边人踩过的,避开了能少浪费一半次数。
别问太模糊的问题。“帮我写篇好文章” 这种指令,AI 根本不知道你要啥,生成的内容大概率不能用,等于直接浪费 1 次。一定要说清楚 “主题是 XX,写给 XX 人群看,要包含 XX 观点,控制在 XX 字”,越具体 AI 越能踩中你的需求。
别反复修改同一处内容。有人对一段文案不满意,改了 3 次还觉得差点意思,其实这时候应该换个思路 —— 比如换个风格方向,而不是死磕。超过 2 次修改还没满意,就先停手,用剩下的次数做别的,不然最后可能啥都没完成。
别用免费次数做 “低价值工作”。比如让 AI “翻译一段话”“算个简单数据”,这些手机自带功能或计算器就能搞定的事,别占朱雀 AI 的次数。它的优势在内容创作和优化,把次数留给这些 “高价值场景” 才对。
20 次免费次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核心就是 “聚焦核心需求 + 精准使用 + 避开浪费”。按上面的方法来,足够你搞定 1-2 个实际问题 —— 比如写出 2 篇能用的公众号文章,或者把 3 篇 AI 稿改成 “真人原创”。试完觉得好用,再考虑后续付费也不迟。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作者头像

AI Insight

专栏作者

专注于AI技术前沿动态,为您带来最新的AIGC资讯和深度分析。

150 篇文章 3555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