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属铸造模拟中,自由网格划分是关键环节。FLOW-3D 的自由网格功能能根据模型几何形状自动生成适配网格,尤其适合复杂模具结构。咱先来说说怎么用,第一步得导入模型,软件支持 STL、UNV 等格式,其中二进制 STL 文件读取更快。导入后,软件会自动识别模型边界,这时候可以通过 “Adjust meshblock” 功能调整网格块尺寸,比如把关键区域的网格密度调高,像浇口、型腔这些地方,网格细了模拟结果才准。
模型导入后,可能会有几何问题,比如破面、重叠,这时候就得修复。FLOW-3D 自带几何处理工具,能自动修复小孔、合并重复面。要是模型有复杂内腔,还得切割出流体域和固体域,比如模具和金属液的区域得分开,这样才能准确模拟两者的热交换。
参数设置这块,首先得选对网格类型。结构化网格适合简单几何,非结构化网格更灵活,复杂模型建议用非结构化网格。然后是网格尺寸,入口和出口区域可以粗一点,型腔内部得细一些。比如高压铸造时,内浇口附近网格要细,才能捕捉高速流动的金属液特性。
模拟参数包括材料属性、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材料属性要输入金属液的密度、粘度、热导率等,比如铝合金的密度大概是 2700kg/m³,热导率随温度变化。初始条件要设置金属液的初始温度和速度,比如浇注温度设为 700℃,初始速度根据浇注系统计算。
求解器设置里,时间步长很关键。建议用自适应步长,软件会根据流场变化自动调整,这样能保证稳定性又提高效率。初始步长可以设小一点,比如 0.001 秒,最小步长设为 0.0001 秒,防止数值振荡。
结果分析主要看流动速度、温度分布和缩孔缺陷。FLOW-3D 的后处理工具能生成流线图、等值面,比如速度矢量图能看出金属液是否有涡流,温度云图能找到凝固热点。缩孔预测可以通过固相率分布来判断,固相率高的地方容易出现缩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