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时协作:多人共创的魔法舞台
Roughly 这次把协作功能做得像聊天一样自然。创建画布时,你可以直接生成一个分享链接,团队成员点击就能加入。最绝的是,所有操作都是毫秒级同步,比如你画一条线,对方屏幕上几乎同时出现这条线,完全没有延迟感。实测下来,即使是 10 人同时在线,也没出现过卡顿或画面撕裂的情况。
权限设置这次做了分级处理。你可以给成员设置「仅查看」「可编辑」「管理员」三种权限。比如设计师设置为可编辑,客户设置为仅查看,这样既保证了创作进度,又避免了误操作。要特别注意的是,管理员权限可以随时修改其他人的权限,这个功能在项目交接时特别有用。
- 快捷键组合:按
Ctrl+Shift+C
可以快速复制选中元素到其他成员的画布位置,省去了反复沟通的时间。 - 评论批注:选中某个元素后,右键点击「添加评论」,团队成员的讨论内容会直接附着在元素上,方便后续追溯。
- 版本回溯:顶部菜单栏的「历史版本」按钮,可以查看过去 7 天的所有操作记录,支持一键恢复到任意版本。
? 动画设计:从静态到动态的华丽转身
Roughly 的动画功能采用了时间轴 + 关键帧的模式。在画布右侧的时间轴面板,点击「添加关键帧」按钮,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调整元素的位置、大小、透明度等属性,就能自动生成过渡动画。比如做一个 logo 渐显的动画,只需要在 0 秒设置透明度为 0%,在 1 秒设置为 100%,中间的渐变效果就自动生成了。
- 路径动画:选中元素后,长按「路径工具」,可以绘制一条曲线,元素会沿着这条曲线运动。配合「缓动函数」(如弹性效果、抛物线效果),能做出更逼真的动画。
- 图层管理:动画中的每个元素都可以单独设置图层顺序,通过「锁定图层」功能,可以避免误操作影响其他元素。
- 导出设置:导出动画时,支持 MP4、GIF、WebM 三种格式。如果是用于网页,建议选择 WebM 格式,文件体积小且画质损失少。
- 帧率陷阱:默认帧率是 24fps,但如果是用于手机端,建议调整为 30fps,画面会更流畅。
- 文件体积:动画元素越多,文件体积越大。可以通过「合并图层」功能减少图层数量,或者使用「简化路径」工具优化矢量图形。
⚙️ 系统设置与性能优化
虽然 Roughly 对配置要求不高,但如果是进行复杂动画设计,建议至少配备 8GB 内存和独立显卡。实测在 MacBook Pro(M1 芯片)上,同时运行实时协作和动画制作,CPU 占用率稳定在 30% 左右,完全没有压力。
- 界面布局:在「设置 - 界面」中,可以自定义工具栏位置和快捷键。比如我把「撤销」快捷键设置为
Ctrl+Z
,更符合日常使用习惯。 - 通知管理:协作时,成员的每一步操作都会有通知提示。如果觉得太频繁,可以在「设置 - 通知」中关闭非关键操作的提示。
- 缓存清理:定期在「设置 - 存储」中清理缓存文件,能释放大量磁盘空间,提升软件运行速度。
- 硬件加速:在「设置 - 高级」中开启「硬件加速」功能,动画渲染速度能提升 20% 左右。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当多人同时修改同一元素时,Roughly 会自动检测冲突,并在时间轴上用红色标记显示。解决方法很简单:点击冲突标记,选择「保留我的修改」或「合并修改」即可。
如果出现画面延迟,首先检查网络连接。建议使用有线网络,或者确保 Wi-Fi 信号强度在 3 格以上。如果是跨地区协作,还可以在「设置 - 网络」中手动选择服务器节点,减少延迟。
这可能是因为「笔触平滑」设置过高。在「画笔设置」中,将「平滑度」调整到 50% 左右,既能保证笔触流畅,又不会出现明显的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