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拆解 prompt 工程学:不是技术活,是 “翻译术”
🎯 写好指令的 4 条黄金原则:少走 90% 的弯路
新手写 prompt 最容易犯的错是只说目标,不说禁区。比如让 AI 写一篇护肤品文案,只说 “要高端感”,结果 AI 可能写出一堆 “奢华”“贵妇级” 这类烂大街的词。但如果你加上 “避免使用‘奢华’‘顶级’等夸张词汇,用成分效果和使用场景体现高端”,出来的内容立刻就不一样。
这就像给厨师点菜,不仅要说 “做个鱼”,还要说 “不要放香菜,少辣”,成品才可能符合预期。AI 也是一样,它的数据库里垃圾信息远比优质内容多,你不划清界限,它就容易掉坑里。
试试这个对比。普通指令:“写一篇运动鞋的种草文案”。角色化指令:“你现在是运动博主,刚用这款鞋完成了 3 次马拉松训练,用亲身感受告诉跑者为什么这双鞋值得买,重点说缓震和透气性,语气像和朋友聊天”。
后者的效果绝对更好。因为AI 擅长模仿角色行为模式。你给它一个具体身份,它会自动调用该身份的语言风格、关注点和表达习惯。这比单纯说 “要接地气”“要专业” 有效 10 倍。
有人觉得 prompt 写得越长越好,其实不是。关键信息要细,无关信息要删。比如写旅游攻略的 prompt,“3 天厦门游,带父母去,住中山路附近,喜欢历史建筑,不吃辣,每天行程不超过 8 小时”,这就够了。但如果你加上 “我去年去过一次福州,感觉那里的鱼丸不错” 这类废话,反而会干扰 AI 判断。
核心细节 = 场景 + 限制 + 偏好。抓住这三个要素,AI 的输出就不会跑偏。
优质 prompt 大多是改出来的。第一次输出不满意,别急着重写,而是针对性调整。比如 AI 写的文案太严肃,你可以说 “保持内容不变,把语气调整得像 00 后聊天,加 3 个网络热词”;如果信息不够全,就补充 “再加入产品的 3 个核心卖点:防水、续航 72 小时、可折叠”。
这种 “渐进式优化” 比推倒重来效率高得多。AI 记忆功能有限,但对 “补充指令” 的响应很敏感。
📈 不同场景的 prompt 公式:照抄就能用的爆款模板
适用平台:小红书、抖音、朋友圈
公式:角色定位 + 用户痛点 + 情绪关键词 + 具体要求
举例:“你是宝妈博主,给 3 岁以下宝宝的妈妈写一条婴儿辅食机的种草文案。她们的痛点是没时间做辅食、担心食材不细腻。用‘终于不用再熬夜做辅食了’的解脱感开头,强调‘一键打成泥’‘3 分钟搞定’,结尾加‘评论区揪 3 人送同款食谱’”。
这类文案的关键是情绪前置。AI 默认输出偏理性,你必须明确告诉它要用 “惊喜”“崩溃后解脱”“闺蜜分享” 这类情绪基调。
适用场景:电商详情页、公众号推文
公式:产品核心卖点(3 个以内)+ 使用场景(2-3 个)+ 权威背书 + 对比优势
举例:“给新款无线吸尘器写推广文案。核心卖点:1. 续航 60 分钟;2. 机身重量 1.2kg;3. 除螨率 99.9%。场景:给宠物梳毛后吸沙发、宝妈单手吸床底、租房党收纳不占地方。加入‘经过中科院除螨认证’的信任状,对比传统吸尘器‘重、续航短’的缺点,语气专业但不生硬”。
这里的秘诀是让卖点 “落地”。AI 很容易把卖点写成参数列表,你必须指定场景,让它知道 “续航 60 分钟” 意味着 “周末大扫除一次搞定”。
适用平台:抖音、快手、视频号
公式:时长 + 核心信息 + 镜头描述 + 台词风格 + 节奏要求
举例:“写一个 15 秒的口红短视频脚本。核心信息:不掉色,喝水不沾杯。镜头 1(3 秒):女生喝水,杯子上没痕迹,特写嘴唇;镜头 2(5 秒):吃火锅后补妆,只补粉底不补口红;镜头 3(7 秒):对着镜子笑,画外音‘39 块钱,让你从早美到晚’。台词要口语化,带点小得意的语气”。
短视频脚本的 prompt 必须绑定画面和声音。AI 对 “视觉元素” 不敏感,你不说清楚镜头内容,它写出来的可能只是一段旁白。
🚫 90% 的人都在踩的坑:这些错误别再犯了
最常见的错误指令是 “你随便写点什么”“帮我想几个点子”。AI 的 “随便” 基本等于 “平庸”。它的算法倾向于选择最安全、最常见的内容,而爆款往往需要一点 “不寻常”。你必须把 “自由发挥” 限制在 “指定框架内发挥”,比如 “在‘职场人午休神器’这个主题下,想 5 个反常识的点子,比如‘用瑜伽球代替椅子’这种”。
有人让 AI 写 “减肥产品文案”,只说 “要卖得好”,却没说目标用户是 “产后妈妈” 还是 “学生党”。这两种人群的痛点完全不同:前者怕反弹、担心影响哺乳;后者怕贵、怕麻烦。AI 不知道这些,只能写通用内容。
写 prompt 前先问自己:用户没说出口的需求是什么? 把这个加进去,效果会翻倍。
不是所有行业术语 AI 都能准确理解。比如你说 “给 B 端客户写 SaaS 产品方案”,AI 可能分不清 “B 端客户” 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方案” 是演示 PPT 还是落地手册。不如换成 “给 50 人以下的电商公司写一篇 ERP 系统的采购指南,告诉老板为什么需要这套系统,用‘每天节省 3 小时库存盘点时间’这种具体收益来说服他”。
🚀 未来 prompt 会消失吗?未必,但能力必须升级
未来的 prompt 工程学,可能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 **“场景化模板库”,比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平台的标准化 prompt 模板,普通人套公式就能用;二是“情感指令精细化”**,比如让 AI 写出 “带点遗憾的温柔”“假装不经意的炫耀” 这类复杂情绪,这需要更细腻的表达能力。
记住,prompt 工程学的核心不是 “讨好 AI”,而是用 AI 的语言,实现你的创意。练好了这本事,不管 AI 怎么更新换代,你都能让它为你所用。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