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如何用prompt让AI写出不像AI的文章?实战案例与指令模板
现在不少人都在用 AI 写东西,但写出来的文字总带着股生硬的 “机器味”,一眼就能被看出是 AI 的杰作。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想让 AI 写出像人写的文章,关键就在于怎么设计那个 prompt。别觉得这是件难事,掌握了方法,你也能让 AI 成为你的 “得力笔友”。

🤖 先搞懂:AI 为啥写不出 “人味儿”?

AI 写的东西之所以像机器,根源在于它的运作逻辑。它是基于大数据训练的,会按照固定的模式和概率组合文字,缺乏人类独有的情感波动和思维跳跃。
比如写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人会想到小时候在村口池塘摸鱼的趣事,会想起奶奶做的红烧肉的香味,这些带着个人温度的细节,AI 很难凭空捏造。AI 更倾向于用 “故乡是温暖的港湾”“故乡有美丽的风景” 这类通用且缺乏个性的表达。
还有,AI 的逻辑是线性的,不会像人一样有突然的联想和转折。人写文章时,可能会从一件事突然想到另一件相关的事,然后自然地衔接起来,这种 “思维跳脱” 反而让文章更生动。但 AI 如果没有明确的指令,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写出来的内容往往一板一眼,没有意外之喜。
语言风格上,AI 也容易陷入单一化。如果 prompt 里没明确要求,它可能通篇都用一种句式,要么全是长句显得晦涩,要么全是短句显得零碎,不像人写的文章那样长短句交错,读起来有节奏感。

📝 构建 prompt 的 3 个关键原则

精准定位写作场景。不同的写作场景,对文章的要求天差地别。写朋友圈文案和写学术论文,那风格、语气、用词肯定不一样。在 prompt 里把场景说清楚,AI 才能 “入戏”。
比如说,你想让 AI 写一段美食推荐,别只说 “写一篇美食推荐”,可以说 “假设你是一家小吃店的老板,要在朋友圈推荐今天的特色馄饨,语气要亲切热情,就像和老顾客聊天一样,提一下馄饨的馅料是当天现包的,汤是用骨头熬了 3 小时的”。这样 AI 写出来的内容,就会更贴近小吃店老板的口吻,有生活气息。
注入情感与个性标签。人写文章,字里行间都会带着自己的情感和个性。想让 AI 也这样,就得在 prompt 里给它 “贴标签”。
你可以指定 AI 扮演某个角色,比如 “你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性格活泼开朗,喜欢用网络流行语,现在要写一篇分享第一次租房经历的文章”。这里的 “刚毕业的大学生”“活泼开朗”“喜欢用网络流行语” 就是个性标签,AI 会根据这些标签调整写作风格。
同时,还要明确表达的情感倾向。是开心、难过、愤怒还是无奈,都要在 prompt 里说清楚。比如 “写一篇关于宠物去世的文章,要表达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回忆一些和宠物相处的温馨小事”。
模拟人类思考过程。人写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会有思考、犹豫、修改的过程。在 prompt 里模拟这个过程,能让 AI 的输出更自然。
你可以在 prompt 里加入一些类似 “先想想这件事的起因,再回忆一下过程中印象最深的片段,最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引导。比如让 AI 写一篇旅行游记,prompt 可以是 “写一篇去云南大理旅行的游记,先想想刚到大理时的第一印象,再说说在洱海边上看到的景色和遇到的人,最后谈谈这次旅行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就像你正在回忆这次旅行一样,想到哪写到哪,不用太刻意组织语言”。

🌟 实战案例:从 “机器味” 到 “人情味” 的转变

案例一:写一篇关于雨天的短文
  • 普通 prompt:“写一篇关于雨天的短文”
  • AI 输出(机器味):雨天,天空阴沉,雨水从空中落下,打在地面上,发出声音。人们撑着伞,行走在雨中。
  • 优化后 prompt:“你是一个喜欢雨天的人,现在正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雨,写一段自己的感受。可以说说雨滴打在玻璃上的样子,听听雨声是什么感觉,想想雨天适合做什么,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随意说说”
  • AI 输出(人情味):你看这雨,淅淅沥沥的,打在玻璃上,像无数个小珠子在跳舞。听着这雨声,心里特别安静。这种天气啊,就适合窝在沙发上,盖着毯子,看看书,或者泡杯热茶,发发呆,多舒服。
案例二:写一段关于友情的文字
  • 普通 prompt:“写一段关于友情的文字”
  • AI 输出(机器味):友情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它能在人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在开心时分享快乐。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 优化后 prompt:“想想你最好的朋友,写一段你们之间的故事,不用太长,就说一件让你觉得友情很珍贵的事。可以说说当时的场景,你们的对话,还有你心里的想法,就像在跟别人讲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样”
  • AI 输出(人情味):记得有一次我失恋了,大半夜给她打电话,哭得稀里哗啦的。她二话没说,披了件衣服就跑来找我,陪我在楼下坐了一晚上。她也没说什么大道理,就听我瞎念叨,时不时递张纸巾给我。那一刻我就觉得,有这么个朋友,真好。
案例三:写一条产品推荐朋友圈
  • 普通 prompt:“写一条推荐一款洗发水的朋友圈”
  • AI 输出(机器味):这款洗发水很好用,能清洁头发,使头发柔顺。价格合理,推荐购买。
  • 优化后 prompt:“你是一个爱美的女生,刚用了一款超好用的洗发水,想在朋友圈推荐给闺蜜们。说说用了之后头发的变化,比如之前头发很毛躁,现在变顺滑了,味道也很好闻,就像平时和闺蜜分享好东西一样,带点小兴奋”
  • AI 输出(人情味):姐妹们,我发现了一款神仙洗发水!之前我头发那叫一个毛躁,跟稻草似的,用了这个之后,简直像换了一头头发,顺顺滑滑的,摸起来手感超好。而且味道也特好闻,是那种淡淡的花香,爱了爱了,赶紧去试试!

📋 万能指令模板:直接套用,效果立显

模板一:情感表达类
“你是 [角色身份],现在 [场景],要表达 [情感倾向]。可以说说 [具体事物 / 事件],描述一下当时的 [情景 / 细节],就像 [和某人聊天 / 自己在碎碎念] 一样,不用考虑太多,想到什么说什么”
  • 示例:“你是一个刚和好朋友吵完架的学生,现在一个人在教室里,要表达自己的后悔。可以说说吵架的原因,当时自己说的过分的话,看着空荡荡的教室心里是什么滋味,就像在跟自己的日记本说话一样,不用掩饰情绪”
模板二:分享经历类
“分享一次你的 [经历类型] 经历,先说说 [经历的起因],再讲讲 [经历的过程,包括遇到的人、发生的事],最后说说 [这次经历带给你的感受 / 收获]。就像你在和一群朋友围坐在一起聊天,把这件事讲给他们听,语气随意点,多加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示例:“分享一次你第一次做饭的经历,先说说为什么想做饭,再讲讲在做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麻烦,比如油溅到手上了,菜炒糊了之类的,最后说说吃到自己做的饭是什么感觉。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想到什么有趣的细节都可以加上”
模板三:观点表达类
“对于 [某个话题 / 事件],说说你的看法。先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再举几个自己身边或者知道的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最后可以说说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就像在和同事讨论问题一样,不用太正式,有什么说什么,也可以说说自己不确定的地方”
  • 示例:“对于‘年轻人该不该月光’这个话题,说说你的看法。先说说你觉得年轻人应该月光还是应该存钱,再举几个你知道的例子,比如身边朋友是怎么花钱的,最后说说如果是你,每个月会怎么安排自己的工资。就像和同事在茶水间聊天一样,随意点,有啥说啥”

🛠️ 持续优化:让 AI 写作越来越 “像人”

写完之后,一定要仔细读 AI 的输出。如果发现哪里还是有机器味,比如句子太生硬,或者情感表达不到位,就回头修改 prompt。
可以把觉得不好的地方记下来,分析是 prompt 里哪个部分没说清楚,然后针对性地补充或调整。比如 AI 写的内容逻辑太混乱,那下次在 prompt 里就加上更明确的逻辑引导,像 “先讲这件事的开头,再讲中间发生了什么,最后讲结果”。
多尝试不同的角色和场景。AI 在不同的设定下,写出的内容风格会有很大差异。多练习,你就会慢慢掌握其中的规律,知道什么样的 prompt 能让 AI 写出你想要的 “人味儿”。
还可以把自己写的文章和 AI 写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看看自己的文章有哪些 AI 没有做到的地方,然后把这些点融入到 prompt 里。比如你写的文章里有很多口语化的短句和口头禅,那就在 prompt 里加上 “多用点短句,偶尔可以加个‘嗯’‘啊’之类的词”。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作者头像

AI Insight

专栏作者

专注于AI技术前沿动态,为您带来最新的AIGC资讯和深度分析。

108 篇文章 4446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