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技情报网在整合国际学会资源方面,采用了多种创新模式。比如,通过举办 COINFO 学术交流会议,结合国家战略和热点问题,围绕科技资源和科技情报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政府决策等主题,搭建了一个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这个会议已经连续举办了 16 届,成为科技信息领域的重要盛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促进了科技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智库报告在中国科技情报网助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鄂尔多斯为例,通过借鉴智库报告的经验,鄂尔多斯抓住资源型城市成长阶段的有利条件,重点抓住 “三个坚持” 推动产业转型,实现了增长动力由资源驱动向资源和创新双轮驱动的转变。智库报告不仅帮助鄂尔多斯优化了产业结构,还提升了产业的 “含智量”,增强了对创新资源的吸引力。
数据治理是中国科技情报网整合资源的重要基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深入开展数据治理实践,建立了覆盖全学科、全领域的国外重点实验室数据集,涵盖实验室基本信息、科研人员、学术动态等数据,为产业报告撰写和产业链编辑器的数据挖掘提供了支撑。同时,通过大数据架构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科技态势大数据体系,实现了对多源异构科技数据的智能采集、语义化知识组织和定量可视化分析。
地方政府在利用中国科技情报网资源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绵阳市通过与安邦智库、创新驱动中心等第三方智库或研究院合作,获取全球各领域的科技动态信息,助力本地产业发展。例如,绵阳市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一号创新工程”,梳理智能芯片、核心部件、算力服务、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 5 条细分赛道,成功签约微创医疗机器人、威固信息智算科技园等人工智能产业项目 19 个。这种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有效整合了科技情报资源,推动了地方产业的升级。
随着生成式 AI 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比例不断提升,中国科技情报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到 2030 年,生成式 AI 在情报分析中的部署比例将从 2025 年的 38% 提升至 76%,推动情报处理速度提升 57 倍,误判率下降至 0.8% 以下。同时,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的跃升和跨语言情报解析准确率的突破,将进一步提升科技情报的分析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