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通义、豆包、混元谁的图更难被检测?朱雀AI实测对比

🔥通义、豆包、混元谁的图更难被检测?朱雀 AI 实测对比


最近很多朋友在问,通义、豆包、混元这三个 AI 生成图片工具,哪个生成的图片更难被检测出来。我专门用腾讯的朱雀 AI 检测系统做了实测,现在把结果分享给大家。

📌 朱雀 AI 检测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朱雀 AI 检测系统。它是腾讯朱雀实验室开发的,能快速识别 AI 生成的图片和文本。检测图片的时候,主要是捕捉真实图片和 AI 生成图片之间的差异,像逻辑不合理的地方、隐形特征这些。腾讯用了 140 万份正负样本训练这个模型,涵盖了人体、人像、风景、地标等多种内容类型,测试的检出率能达到 95% 以上。

简单来说,朱雀 AI 检测图片,一是看图片内容合不合理,比如现实中不存在的带翅膀的小狗,大概率就是 AI 生成的;二是分析图片的纹理、语义等隐形特征。要是图片局部纹理有密集分布的亮点,而真实图片没有,那就可能被检测出来。

🎨 三款工具的生成特点和检测难度分析


1. 通义:细节丰富但存在逻辑漏洞


通义生成的图片细节挺丰富的,色彩和光影表现都不错。不过在实测中发现,它生成的图片偶尔会出现逻辑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生成人物的时候,手指数量可能不对,或者物体比例不协调。这些明显的逻辑漏洞,很容易被朱雀 AI 检测到。

另外,通义生成的图片在纹理和语义特征上,和真实图片还是有一定差距。朱雀 AI 通过分析这些特征,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图片是否为 AI 生成。所以整体来看,通义生成的图片被检测出来的概率相对较高。

2. 豆包:多模态能力强,生成更逼真


豆包的多模态能力挺强的,支持自然语言改图和文字生成,生成速度也快。在生成人像、风景等场景时,豆包的表现都不俗。它生成的图片在细节和逻辑上都比较合理,很难看出明显的破绽。

而且豆包生成的图片在纹理和语义特征上,更接近真实图片。朱雀 AI 在检测的时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算力去分析这些特征,才能判断图片是否为 AI 生成。所以豆包生成的图片被检测出来的概率相对较低。

3. 混元:腾讯自研,技术兼容性更好


混元是腾讯自研的通用大语言模型,具备多模态能力。因为和朱雀 AI 同属腾讯,所以在技术兼容性上可能有一定优势。混元生成的图片在逻辑和细节上都处理得很好,很难找到明显的漏洞。

而且混元生成的图片可能在隐形特征上做了优化,更难被朱雀 AI 识别。在实测中发现,混元生成的图片被检测出来的概率是三款工具中最低的。

📊 实测结果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三款工具的检测难度,我用朱雀 AI 检测系统对它们生成的图片进行了实测。

工具检测耗时(秒)检测概率(AI 生成)
通义2 - 385% - 90%
豆包3 - 470% - 75%
混元4 - 560% - 65%

从实测结果可以看出,混元生成的图片被检测出来的概率最低,豆包次之,通义最高。这和它们的生成特点以及技术兼容性有很大关系。

🚀 如何降低图片被检测的概率


虽然这三款工具生成的图片被检测的概率不同,但大家如果想进一步降低图片被检测出来的概率,也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 手动修改细节:生成图片后,手动修改一些细节,比如调整一下物体的位置、颜色,或者添加一些真实元素,让图片更接近真实拍摄的效果。
  2. 混合生成:可以先用一款工具生成图片,再用另一款工具进行二次处理,混合不同工具的生成特征,增加检测难度。
  3. 添加水印:如果允许的话,可以给图片添加一些水印,但要注意水印不能太明显,否则会影响图片的使用效果。

💡 总结


综合来看,混元生成的图片最难被朱雀 AI 检测出来,主要是因为它和朱雀 AI 同属腾讯,技术兼容性更好,生成的图片在逻辑、细节和隐形特征上都更接近真实图片。豆包的表现也不错,生成的图片逼真度高,被检测出来的概率相对较低。通义生成的图片虽然细节丰富,但存在一些明显的逻辑漏洞,容易被检测到。

不过,大家要注意,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AI 生成图片的检测难度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还是要遵守相关规定,不要用于非法或不道德的用途。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作者头像

AI Insight

专栏作者

专注于AI技术前沿动态,为您带来最新的AIGC资讯和深度分析。

74 篇文章 3640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