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众号用 AI 写作会被封号吗?详解微信平台对 AIGC 的新规定
🚫 哪些 AI 写作行为容易触发封号风险?
- 完全依赖 AI 生成内容:直接把 AI 生成的文章原封不动发出去,很容易被检测到 AI 痕迹。平台鼓励原创,就算用 AI,也得人工深加工,比如修改语句、加入个人观点、补充真实案例。
- 生成虚假信息:用 AI 编造新闻、数据或者用户案例,这是红线。2025 年 2 月,重庆和深圳有网民因用 AI 生成 “四川山体滑坡” 谣言被行政处罚,这种行为不仅违规,还可能触犯法律。
- 批量生产低质内容:有些账号为了流量,用 AI 批量生成标题党文章,内容空洞、重复。这类文章就算没被检测出 AI 痕迹,也会因为质量问题被限流。
- 未标注 AI 生成内容:这是最常见的违规行为。微信要求标注必须在信息底部显示,而且要明显,不能藏得太深。要是多次不标注,账号很可能被处置。
✅ 如何合规使用 AI 写作,避免封号?
- 标注 AI 生成内容:不管是用 AI 写全文还是部分内容,都要在文章底部明确标注 “内容为 AI 制作”。要是文章里有虚构或演绎的部分,还要标注 “内容为虚构”。
- 人工审核与深加工:AI 生成的内容只能当素材,不能直接用。比如用 AI 生成文章框架,人工再补充细节;或者用 AI 写初稿,然后逐段修改,加入自己的见解和数据。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 AI 痕迹。
- 选择合规的 AI 工具:市面上有些工具专门优化 AI 内容,降低 AI 痕迹。像《自媒体写作 “对话式” 隐身术》提示词,能让 AI 生成的内容更接近人工创作。还有 01 编辑器,提供从生成到排版的一站式服务,还能自动发布到公众号草稿箱,方便人工审核。
- 避免敏感内容: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会有错误或敏感信息,发布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特别是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内容,必须标注信息来源于权威媒体或专业科普。
🧐 微信平台对 AI 写作的态度是怎样的?
💡 实操建议:AI 写作合规流程
- 明确内容定位:确定哪些内容适合用 AI 辅助,比如行业分析、数据整理;哪些必须人工创作,比如个人观点、独家案例。
- 使用 AI 生成初稿:输入详细的提示词,让 AI 生成符合要求的内容。比如写一篇产品测评,可以让 AI 列出产品特点、优缺点,再人工补充使用体验。
- 人工修改与优化:逐段检查 AI 生成的内容,修改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加入真实数据和案例,调整文章结构,让内容更有逻辑性和可读性。
- 标注 AI 生成内容:在文章底部用醒目的字体标注 “内容为 AI 制作”,如果有虚构部分,也要标注 “内容为虚构”。
- 发布前再次审核:检查内容是否符合微信平台规则,有没有敏感信息,确保万无一失再发布。
📝 常见问题解答
A:单纯用 AI 写标题不会被封,但标题不能夸大、误导用户。要是标题党太严重,就算用人工写的,也可能被限流。
A:目前微信对 AI 生成图片的标注要求还不明确,但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未来可能会要求标注。建议大家提前养成标注的习惯。
A:只要每个账号的内容都经过人工深加工,风格和内容有差异,就不会被判定为机器号。但如果所有账号都发相似的 AI 生成内容,就可能被平台盯上。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