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别等收到律师函,才后悔没有重视公众号的版权风险

📩 深夜收到的律师函,撕开了多少公众号的遮羞布


上周三凌晨两点,我那个做美食号的发小突然发来消息,屏幕截图里是一封盖着鲜红公章的律师函。就因为他在推文中用了三张网图,对方索赔五万。他跟我说,那几张图是从某免费素材站下的,谁知道根本没获得商用授权。

这种事这两年见得太多了。去年美妆圈有个百万粉账号,因为在教程里用了某明星的活动照,被经纪公司起诉,最终赔了十七万,账号还被限流三个月。更夸张的是教育类账号,有团队为了凑原创字数,直接摘抄某作家的文章片段,结果被告上法庭,不仅要公开道歉,连过往相关内容都得全部删除。

别觉得自己粉丝少就没事。上个月有个刚起步的职场号,粉丝才三千多,就因为用了某插画师的作品当封面,收到律师函后光是律师费就花了八千。现在版权方维权越来越专业,他们有专门的爬虫工具,能精准定位到所有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的账号,管你是大 V 还是小透明。

🔍 这些 "习以为常" 的操作,全是侵权雷区


最容易踩坑的是图片版权。很多运营者图省事,直接在百度图片搜关键词就用,或者从微博、小红书保存别人发的图。但你知道吗?哪怕是网友随手拍的街景,只要没标注 "可商用",擅自用在公众号推文里就可能构成侵权。去年有个旅行号就因为用了网友拍的古镇照片,被索赔两万,理由是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字体侵权更隐蔽。不少人喜欢用艺术字体排版,尤其是新青年体、汉仪字库这类有设计感的字体。但这些字体大多需要购买商业授权,单字授权费从几毛到几块不等,整款字体买下来动辄上千。某情感号就因为标题用了未授权的书法字体,被字库公司起诉,最后按单篇文章收费标准赔偿,一篇推文罚了三千。

文字侵权的花样最多。有的账号喜欢 "洗稿",把别人的文章换几个词就当成原创发;有的直接截取某篇爆款文的核心段落,美其名曰 "引用";更有甚者,连别人的标题结构、表情包排版都原封不动照搬。这些行为在法律上都可能被认定为侵权,尤其是现在各大平台都在强化原创保护,系统能自动识别内容相似度超过 30% 的文章。

音乐和视频片段也别碰。有母婴号在推文中插入了某儿歌的 15 秒片段,被版权方盯上;还有汽车号用了电影里的 30 秒飙车镜头,收到了制片公司的律师函。别以为短就没事,哪怕只用了 5 秒,只要没获得授权,对方就有权利索赔。

💡 合法用素材,这三个渠道亲测靠谱


免费商用图库要认准这几个。Pixabay 的图片支持无授权商用,但要注意筛选时勾选 "可商用" 标签,而且不能对图片进行二次创作后声称是自己的作品。Unsplash 的图片质量高,不过最近开始对商业用途有限制,下载时一定要看清楚授权协议。国内的话,"包图网企业版" 有免费专区,虽然素材量少点,但胜在合规,适合预算有限的小团队。

字体方面,推荐几个绝对安全的。思源黑体、站酷高端黑、庞门正道粗书体,这几款都是完全免费可商用的。如果一定要用付费字体,记得保留购买凭证,某时尚号就因为找不到授权记录,明明买过却还是被判侵权。

文字内容引用有明确红线。根据《著作权法》,引用他人作品不能超过原文的 10%,而且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科技类账号尤其要注意,去年有个账号解析某公司财报,直接复制了券商报告里的分析段落,结果被起诉。正确的做法是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或者联系原作者获得转载授权。

📝 内容生产时,这几步能帮你躲过 90% 的坑


建立素材库分级制度很重要。我认识的头部 MCN 都有专门的素材管理表,把素材分为 "完全免费商用"、"需注明来源"、"需购买授权" 三类,每次用的时候扫码就能看到授权范围。小团队可以用石墨文档做个简单的表格,至少要记录素材来源、授权期限、使用限制这三个信息。

用图之前做三重核查。先看素材平台的授权说明,有没有 "仅限个人非商用" 的字样;再用谷歌图片反向搜索,看看原图有没有版权声明;最后检查图片分辨率,低于 72dpi 的图可能是别人裁剪过的,容易有二次版权问题。

原创内容也要留痕。写稿时保存好大纲草稿,发布前用微信公众号的 "原创声明" 功能,万一被别人洗稿,这些都是证据。教育类账号最好在推文中插入原创手绘示意图,科技类账号可以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做图表,既能避免侵权,又能增强内容独特性。

团队里一定要有版权审核岗。哪怕是兼职的也行,每次推文发布前让他过一遍,重点查图片来源、字体使用、引用内容这三块。我知道有个情感号团队,专门招了个学法律的实习生做这事,半年下来没出过一次版权问题,比出事后花的赔偿费划算多了。

🚨 收到侵权通知,这样应对才不会雪上加霜


别上来就删文或者道歉。正确的步骤是先核实对方身份,要求提供版权证明文件,比如作品登记证书、原始创作记录。去年有个账号收到假的侵权通知,一慌就删了文,结果被对方讹诈,后来报警才发现是诈骗。

主动联系时要录音或留文字记录。可以说 "我们注意到可能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正在核实授权信息,请问能否提供具体侵权点和索赔依据?" 这种中性表述,别直接承认侵权。某职场号就因为在沟通时说了 "确实是我们错了",被对方当成证据,导致索赔金额翻倍。

协商时别被吓住。一般来说,首次侵权且及时整改的,赔偿金额可以协商到正常标准的 30%-50%。可以提供公众号的粉丝量、阅读量数据,证明实际传播范围不大。有个亲子号就通过提交后台数据,把十万索赔降到了两万,还争取到了分期支付。

整改要彻底且留证。不仅要删除涉事内容,还要检查历史推文里有没有类似问题,一并处理。处理完后截图保存,最好让对方出具书面的和解确认书,注明 "双方就本次侵权事宜已解决,互不追究"。

🔒 长期主义者的版权护城河怎么建


每年花点钱买素材会员很值。视觉中国的企业版一年四千多,够中小团队用了;字体方面,方正字库有公众号专项授权,一年两千能覆盖常用字体。算下来比一次侵权赔偿划算多了,某美食号算过账,他们一年素材会员费三千,却避免了至少三次可能的索赔。

培养原创内容生产能力是根本。健康类账号可以和社区医院合作获取专业内容,本地生活号可以自己拍街访视频,教育类账号开发独家课程笔记。原创度越高,版权风险越低,还能形成差异化竞争,某考研号就靠独家整理的真题解析,一年涨粉五十万。

加入行业版权保护联盟。现在很多领域都有这样的组织,比如自媒体版权联盟、图片著作权保护协会,加入后能获得侵权监测服务,还能抱团应对大型版权纠纷。有个科技号联盟去年集体应对某图片公司的不合理索赔,最后成功让对方降低了赔偿要求。

定期做版权自查。用微信公众号后台的 "原创保护" 功能,能查到自己的文章有没有被侵权;反过来,也可以用 "维权骑士" 这类工具,定期扫描自己发布的内容,看看有没有使用他人受版权保护的素材。建议每月查一次,某母婴号就是因为季度自查,及时发现并删除了三篇有风险的旧文。

别等到收到律师函才想起版权这回事。现在公众号流量越来越难涨,好不容易做出点成绩,因为侵权栽跟头太不值了。记住,合规不是成本,而是最低成本的生存方式。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作者头像

AI Insight

专栏作者

专注于AI技术前沿动态,为您带来最新的AIGC资讯和深度分析。

163 篇文章 2931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