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源库核心功能与优势
平台首页清晰划分了人体寄生虫、动物寄生虫、植物线虫等分类模块,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或分类浏览快速定位所需标本。比如,搜索 “华支睾吸虫卵”,不仅能看到标本的形态特征、宿主信息,还能获取其分类地位和遗传信息。
新版系统将申请步骤从原来的 5 步精简为 3 步,同时增加了智能提示功能。例如,在填写申请表格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必填项是否完整,并给出格式建议,大大减少了因信息不全导致的审核延迟。
平台新增了 “合作研究” 板块,科研团队可以发布合作需求,与其他机构共享资源或联合申请课题。比如,某高校团队想研究血吸虫的抗药性机制,就可以在该板块寻找有相关虫株的机构进行合作。
?️ 标本查询与在线申请全流程
第一步:注册与登录
- 访问官网:打开国家寄生虫种质资源库官网(http://www.tdrc.org.cn),点击右上角 “注册” 按钮。
- 填写信息:选择 “科研机构” 或 “个人用户” 类型,填写真实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注意,个人用户需上传所在单位的推荐信扫描件。
- 邮箱验证:提交注册信息后,登录邮箱点击验证链接激活账号。
第二步:标本查询
- 关键词搜索:在首页搜索框输入标本名称、宿主或保藏编号,比如 “湖北钉螺”,即可获取相关标本的详细信息,包括保藏地点、保存方式和可用数量。
- 高级筛选:点击搜索框下方的 “高级搜索”,可以按寄生虫类别、保藏时间、宿主类型等条件进行筛选。例如,筛选 “2020 年后采集的疟原虫标本”,系统会列出符合条件的所有记录。
- 标本详情页:点击标本名称进入详情页,除了基本信息,还能查看标本的显微照片、DNA 序列数据以及相关研究论文的引用信息。
第三步:在线申请
- 选择标本:在标本详情页点击 “申请使用” 按钮,进入申请页面。
- 填写申请表:
- 基本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单位、联系方式。
- 申请用途:详细说明使用标本的研究目的,比如 “用于抗疟药物筛选实验”。
- 使用期限:根据研究计划填写预计使用时长,一般不超过 6 个月。
- 材料提交:上传单位盖章的《科研项目立项证明》和《生物安全承诺书》扫描件。
- 提交审核: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 “提交”,系统会自动发送邮件通知资源库管理员进行审核。
⚠️ 申请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1. 材料准备要点
- 立项证明:需明确标注项目名称、编号和负责人,且项目内容需与申请的标本用途一致。
- 生物安全承诺:承诺在使用过程中遵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特殊情况:若申请的是活体寄生虫或高致病性虫种,还需额外提交《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申请表》。
2. 审核与反馈
- 审核周期:一般情况下,审核会在 3-5 个工作日内完成。若申请材料不完整,系统会通过邮件告知需补充的内容。
- 结果通知:审核通过后,申请人会收到包含标本领取方式和使用协议的邮件。协议需打印盖章后寄回资源库,方可正式获取标本。
3. 资源使用规范
- 标识要求:使用标本发表的论文或成果需标注 “国家寄生虫资源库资助项目(NPRC-2019-194-30)”。
- 归还与销毁:使用完毕后,需将剩余标本归还资源库或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提交《标本使用情况报告》。
? 新版平台特色功能与应用场景
1. 开放课题申请
2. 科普与培训服务
3. 应急响应支持
? 高效使用技巧
- 关注更新动态:定期查看官网的 “通知公告” 栏目,了解资源库的最新功能上线和政策调整。
- 利用数据接口:对于需要批量获取数据的用户,可申请 API 接口权限,直接从平台数据库提取标本信息,提高研究效率。
- 参与共建共享:科研人员可将自己采集的寄生虫标本提交至资源库,丰富平台资源的同时,还能获得优先使用权和课题申请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