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打开 ChatGPT、文心一言这些 AI 工具,输一句 “写一条卖口红的朋友圈”,出来的东西要么干巴巴像说明书,要么浮夸到让人划走。明明花了时间用 AI,转化率还不如自己憋半小时写的文案。
先抛个结论:能带货的提示词,从来不是 “写得漂亮”,而是 “戳中软肋”。这三个核心逻辑,你记牢了绝对能少踩坑。
不同平台的用户脾气不一样,提示词模板也得跟着变。我整理了 3 个高频平台的实操模板,直接套用就行。
“帮我写一篇小红书笔记,目标人群是 22-28 岁大学生,她们总觉得平价彩妆显廉价,想在约会时用百元内的口红画出高级感。场景是周五晚上和 crush 去看电影,在电影院暖光下不想让口红显唇纹。内容要包含:① 我以前用平价口红被闺蜜吐槽像‘蜡笔’的尴尬经历;② 这支口红(名字)的质地像‘融化的巧克力’,厚涂薄涂的不同效果;③ 现在买送同款色号唇釉小样(限量 500 份),评论区抽 3 人送正装。语气要像和室友聊天,多用‘谁懂啊’‘真的绝了’这类词,加 3 个热门标签 #平价口红 #约会神器 #学生党彩妆”。
你试试这个模板,小红书的算法就吃 “真实体验 + 痛点共鸣” 这套,亲测比干巴巴的产品介绍强 10 倍。
“写一条 15 秒抖音口播稿,卖 9.9 元 3 包的洗脸巾。目标人群是 18-30 岁租房党,嫌毛巾容易滋生细菌,又觉得一次性洗脸巾太贵。开头 3 秒必须炸:‘我敢说 90% 的人都用错洗脸巾了!’ 中间讲:① 普通毛巾 3 天不洗就有 1000 万个细菌(吓住她);② 这款洗脸巾 1 包能用 2 周,3 包才 9.9 元,比奶茶还便宜(算明白账);③ 现在下单送挂钩,贴在卫生间直接抽,懒人必备(解决麻烦)。结尾 5 秒逼单:‘库存只剩最后 200 组,点购物车直接抢,手慢无!’ 语气要像夜市摊主喊麦,带点 urgency,语速稍快”。
抖音用户刷视频跟翻书似的,开头抓不住人,后面写再好也白搭,这个模板就是专门针对 “黄金 3 秒” 设计的。
“写一条微信朋友圈,卖自家农场的土鸡蛋。目标是老客户和宝妈,担心买到假土鸡蛋,觉得超市的蛋没营养。内容要:① 发一张今早捡鸡蛋的照片描述(‘凌晨 5 点去鸡窝,老母鸡还瞪我呢,新鲜到沾着鸡毛’);② 解释为什么土鸡蛋蛋黄更黄(‘每天喂玉米和菜叶,从不加饲料’);③ 老客户福利:买 2 盒送 10 个试吃装,今天下单明天现捡现发(强调新鲜)。语气要像邻居聊天,带点小骄傲,比如‘我家鸡蛋,我儿子天天吃,放心’”。
朋友圈玩的是信任,真实感比华丽辞藻重要 100 倍,别搞得像硬广,用户会屏蔽你的。
光用模板还不够,得知道怎么优化。教你 3 个实操技巧,随便改改转化率就能往上飙。
原来的提示词可能写 “卖得很好”,改成 “近 30 天在拼多多卖了 1.2 万单,复购率 28%”,AI 就知道要突出 “畅销” 和 “回头客多”。数据越具体,AI 输出的内容越有说服力,用户也更信。
比如卖保温杯,别只说 “保温效果好”,改成 “冬天带咖啡出门,到公司还是热的,再也不用喝凉透的速溶了(谁懂这种委屈)”。把产品功能和用户的小情绪绑在一起,就像给内容加了催化剂,转化率想不高都难。
写完提示词后加一句:“如果觉得不够接地气,就加 3 个生活化的小细节,比如‘早上赶地铁时’‘给孩子冲奶粉时’这种场景,我会告诉你哪里需要改”。AI 不是万能的,给它留调整方向,比一次性写死强太多。
说真的,见过太多营销人在提示词上栽跟头,这 3 个错误尤其致命,你可别再犯了。
扔一句 “随便写写” 就等着出爆款?做梦!上次有个客户让 AI 写 “卖零食”,提示词就 5 个字,出来的内容连产品口味都没提。AI 是辅助,不是替代你思考,你得把你的营销逻辑、用户痛点清清楚楚告诉它,它才能帮你落地。
在小红书用抖音的 “喊麦风”,在微信用小红书的 “emoji 堆砌”,这不是创新,是找死。每个平台的用户习惯都有潜规则,比如微信朋友圈反感太浓的营销味,抖音必须在前 3 秒制造冲突,不尊重规则,再好的提示词也白搭。
同一个产品,用两个不同的提示词让 AI 写,发出去看数据对比,这步千万别省。我测试过,同样卖连衣裙,一个提示词侧重 “显瘦”,一个侧重 “百搭”,转化率能差 3 倍。数据不会骗人,多测试才能找到用户最吃的点。
上个月帮一个小众美妆品牌做社交营销,他们的唇釉质地很好,但小红书笔记总没人看。原来的提示词是 “写一篇唇釉推荐,适合所有肤质,颜色好看”—— 这简直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