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企合作再升级,三大亮点抢先看
新版项目将课程分为“核心技术”“行业应用”“跨学科融合”三大模块。核心技术课程涵盖大模型训练、计算机视觉等前沿领域,由华为云AI实验室和阿里通义实验室的资深工程师亲自授课。行业应用课程则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六大场景,学生将参与华为“盘古大模型”在电力巡检中的实际项目,以及阿里“通义千问”在电商客服的优化任务。跨学科融合课程更是亮眼,例如与浙大设计学院联合开设的“AI+艺术”课程,学生需用AI生成装置艺术作品,并在阿里拍卖平台进行线上展览。
华为和阿里为项目投入了价值超2000万元的算力资源。学生可通过华为“昇腾智算平台”进行大模型训练,或在阿里“智海-三乐”平台开展多模态算法实验。更令人兴奋的是,合作企业开放了内部数据沙箱,学生能接触到华为自动驾驶的真实路测数据,以及阿里淘宝的用户行为分析数据集。这种级别的数据开放,在国内高校中极为罕见。
项目设立“华为-阿里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一名高校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将带领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表现优异者可获得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或阿里“星选生”的面试直通资格。据内部消息,2024届参与项目的学生中,85%在毕业前已收到华为、阿里等企业的offer,平均起薪达到28万元/年。
? 华为深度合作:从技术研发到人才培养的全链条赋能
- 昇腾AI实战营:学生用昇腾910B芯片进行大模型压缩,将ResNet-50的推理速度提升3倍,功耗降低40%。
- 自动驾驶决策优化:基于华为ADS 3.0平台,学生开发的路径规划算法使车辆在复杂路口的通行效率提升25%。
- 鸿蒙系统AI开发:通过华为“鸿蒙智联”生态,学生为智能家居设备开发AI交互功能,相关方案已被美的、格力等企业采用。
华为为项目提供了价值800万元的昇腾服务器集群,并开放了“华为云ModelArts”的高级权限。学生可免费使用华为“盘古大模型”的API接口,直接调用千亿参数模型进行应用开发。
? 阿里深度合作:从数据中台到商业创新的全场景融合
- 通义千问行业应用:学生用阿里“通义千问”为传统制造业设计智能客服系统,某轴承企业的客户咨询响应速度提升50%。
- 达摩院黑科技体验:学生可接触到阿里“多模态大模型”的内测版本,用于文物数字化修复项目,相关成果在故宫博物院的线上展览中展出。
- 淘宝直播AI优化:通过分析千万级直播数据,学生开发的“直播流量预测模型”使某服饰品牌的GMV提升30%。
阿里为项目开放了“智海-三乐”平台的全部功能,包括千亿级语料库和行业知识图谱。学生还可参与阿里“犀牛智造”的柔性生产项目,直接对接淘宝商家的个性化需求。
? 跨学科融合:打破边界,培养T型人才
- AI+农业:学生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茶园病虫害,相关方案被农夫山泉采用,使茶园农药使用量减少30%。
- AI+考古:与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合作,学生用三维重建技术复原良渚古城,成果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展示。
- AI+教育:开发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在杭州多所中学试点,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提升15分。
? 申请指南:如何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 本科生需通过“竺可桢学院”选拔或高考成绩达到全省前0.5%
- 研究生需有AI相关项目经验,或在顶会(如NeurIPS、ICCV)发表过论文
- 材料初审:需提交个人陈述、成绩单和项目作品(如代码、论文)
- 技术面试:由华为、阿里工程师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线上考核
- 终面答辩:入围者需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进行现场项目展示
? 就业前景:站在科技与产业的十字路口
- 张同学开发的“工业缺陷检测系统”获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录用,年薪80万元
- 李同学参与的“电商智能推荐算法”项目被阿里妈妈收购,获得百万级创业启动资金
- 王同学创立的“AI+非遗”公司,获红杉资本Pre-A轮投资
- 算法工程师:25-40万元/年
- 行业解决方案专家:30-50万元/年
- 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年薪+期权(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