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双语演唱切换:让虚拟歌手开口就是 “国际范儿”
在新建工程时,别急着一股脑把歌词全敲进去。注意看输入框右下角有个小地球图标,点击就能切换语言模式。比如你想做一首中英混搭的歌曲,主歌用中文,副歌切换成英文,只需要在对应的段落点击小地球,选择目标语言就行。这里有个小技巧:输入英文歌词时,尽量用短句和重复的韵律,AI 更容易匹配出流畅的旋律。
切换语言后,别急着生成歌曲。点击虚拟歌手的 “声线设置”,会看到新增的 “语言适配” 选项。以粤语为例,勾选 “粤语发音规则” 后,AI 会自动调整歌词的音调,比如 “你好” 会从普通话的 “ni hao” 变成粤语的 “nei hou”,咬字更接近真人。如果对某个词的发音不满意,还能长按歌词进入 “音素编辑”,手动调整每个音节的时长和音调。
想让虚拟歌手无缝切换语言?试试 “段落标记” 功能。在歌词编辑界面,长按某段歌词选择 “标记为副歌”,然后在副歌部分切换语言,AI 会自动调整旋律走向,让过渡更自然。我试过用中文主歌铺垫情感,英文副歌爆发高潮,整体听感比纯中文更有层次感。
? 二、MIDI 导出技巧:从 “半成品” 到 “专业级” 的蜕变
在导出 MIDI 之前,先检查工程设置。点击左上角的 “工程概览”,确保拍号、速度、和弦进程这些基础参数正确。如果发现某段旋律和和弦不搭,别急着导出!点击 “AI 辅助优化”,系统会自动分析并给出调整建议,比如把 C 大调的某个和弦改成 G 大调的,让整体和声更和谐。
想在宿主软件里精细调整?试试 “分轨导出” 功能。在导出界面,勾选 “分离乐器轨道”,就能把钢琴、鼓、贝斯等乐器的 MIDI 文件分开导出。我通常会把鼓轨导入 FL Studio,用自带的鼓机替换成更有冲击力的音色;把钢琴轨导入 Cubase,添加混响和延音效果。
和弦派这次更新了 PC 端音源插件,SVIP 会员可以在宿主软件里直接调用和弦派的所有音色。具体操作是:在宿主软件中加载和弦派音源插件,然后导入导出的 MIDI 文件,插件会自动匹配音色。比如你在和弦派里用了 “温暖钢琴” 音色,导入宿主后,插件会自动调用相同的音色,省去了手动匹配的麻烦。
? 三、2025 升级版的隐藏彩蛋
? 四、避坑指南:这些细节不注意会翻车!
- 双语切换的节奏陷阱:如果歌曲节奏太快,双语切换可能会出现咬字延迟。建议在切换语言的段落适当放慢节奏,或者手动调整音符的起始时间。
- MIDI 导出的格式选择:如果需要在不同软件间协作,建议导出为 “标准 MIDI 格式”(.mid),兼容性最好。如果是自用,导出为和弦派专属的 “.cmm” 格式,能保留更多工程细节。
- 音源插件的安装顺序:安装 PC 端音源时,一定要先关闭宿主软件,否则可能会出现插件识别失败的问题。安装完成后,重启宿主软件就能正常使用了。
? 五、创作实战:从灵感迸发到大作诞生
- 灵感捕捉:用 “即兴旋律生成” 功能,输入 “轻快、未来感” 等关键词,AI 自动生成了一段主歌旋律。
- 歌词创作:主歌用中文写情感叙事,副歌切换成英文强化记忆点,用 “AI 辅助写歌” 功能优化歌词韵律。
- 编曲设计:选择 “电子舞曲” 模板,一键应用到所有段落,然后手动调整鼓点节奏,让副歌更有冲击力。
- 导出精修:分轨导出 MIDI 文件,在宿主软件里给人声添加和声效果,给鼓轨添加失真效果,最终成品直接达到了商业级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