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反 AI 文本工具突然火了起来。不管是自媒体作者还是学生党,都怕自己的文字被当成 AI 生成的。但这些工具真的好用吗?今天就来实测几款热门工具,再聊聊怎么有效降低 AI 率,以及如何避免被朱雀检测误判。
🔥主流反 AI 文本工具实测体验
第一款必须提的是 QuillBot。这工具名气大,主打改写功能。我拿一篇用 ChatGPT 写的科技短文测试,原文本朱雀检测 AI 率 89%。用 QuillBot 的 “创意模式” 改写后,AI 率降到了 45%。看起来效果不错?但仔细读会发现,有些句子被改得很别扭。比如 “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惊人” 被改成 “人工智能的进步节奏快得让人吃惊”,虽然更像人话,但有点刻意。而且它对长段落的处理一般,经常出现前后风格不统一的情况。
第二款是 Copy.ai 的反 AI 模块。这款工具比较新,宣传说能 “模拟人类写作习惯”。同样用那篇科技短文测试,改写后朱雀检测 AI 率是 38%。比 QuillBot 低一些,但问题更明显 —— 它会悄悄改变原意。原文里 “AI 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伦理争议”,被改成 “AI 技术在医疗方面的使用有道德上的讨论”。“伦理争议” 和 “道德讨论” 可不是一个意思。对于需要严谨表达的内容来说,这一点很致命。不过它有个优点,就是保留专业术语的能力强,适合写论文的人用,改写后专业词的准确性比 QuillBot 高。
国内的 “改写鸭” 也得试试。这工具主打本土化改写,声称更懂中文表达习惯。测试同一篇文章,原 AI 率 89%,改写后降到 32%。它的优点是句子通顺度高,很少出现别扭的表达。但缺点是降 AI 率的幅度不稳定,有时候改完降 50%,有时候只降 20%。而且对网络流行语的处理有点生硬,比如把 “yyds” 改成 “非常厉害”,少了点那味儿。
最后测的是 “智写” 这款国产工具。它的特点是可以调整 “人类化程度”,分低中高三个档。我直接拉到最高档测试,改写后 AI 率降到了 28%,是这几款里最低的。但代价是,文章里多了很多口语化的插入语,比如 “你知道吗”“说实话”。如果是写正式文章,这种风格肯定不合适。而且它的处理速度慢,1000 字的文章要等差不多一分钟,效率有点低。
📉实用 AI 率降低实操策略
其实不用依赖工具,自己动手改也能有效降低 AI 率。最管用的一招是加入个人经历。AI 写东西总是泛泛而谈,很少有具体细节。比如写 “旅行很有趣”,AI 可能会说 “旅行能让人开阔眼界”。但你可以改成 “去年在大理古城,凌晨四点被楼下卖饵块的阿姨吵醒,跟着她去早市转了一圈,那种烟火气是任何攻略都写不出来的”。这种带具体时间、地点、动作的描述,AI 很难模仿,朱雀检测对这类内容的 AI 判定通常会很低。
调整句式也很关键。AI 喜欢用整齐的句式,比如排比句或者结构相似的短句。你可以故意打乱节奏,长句里加个短句,或者在流畅的叙述里插一句口语化的补充。比如把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改成 “春天就这么来了,花儿开得乱七八糟的,鸟儿呢,也开始瞎叫唤”。这种不规整的表达,AI 率会降很多。
还有个小技巧是多用具体数字和细节。AI 生成的内容经常模糊处理,比如 “很多人喜欢”“效果很好”。你换成 “小区里至少有 20 户人家种了这种花”“用了三周,掉发量从每天 50 根降到 25 根”,一下子就有了人味儿。这些细节越多,朱雀检测就越难判定为 AI 生成。
另外,避免使用太常见的套话。像 “随着社会的发展”“总而言之” 这种开头结尾,AI 用得太多了。换成自己的习惯表达,比如 “这几年社会变化快”“说到底啊”,虽然意思差不多,但 AI 率会低不少。
🛡️朱雀检测误判防范技巧
朱雀检测有时候会误判,尤其是专业领域的文章。我有个做工程的朋友,写了篇关于桥梁维护的技术文,里面全是专业术语,结果被判定为 AI 生成,AI 率 62%。后来他在文中加了几句自己的工作经历,比如 “上次在 XX 大桥检测时,就遇到过类似的裂缝问题”,再测 AI 率就降到了 23%。看来在专业内容里加入个人经验,是避免误判的好办法。
还有一种情况是短句太多容易被误判。朱雀检测好像对短句密集的文本比较敏感。如果你的文章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可以适当把几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中间用逗号隔开。比如 “风很大。雨很急。我们走得很慢。” 改成 “风很大,雨也急,我们走得慢吞吞的”。这样调整后,误判率会降低很多。
另外,注意段落长度的变化。AI 生成的文本段落长度往往比较均匀,而人写的东西会有长有短。如果你的文章段落都差不多长,可以故意调整一下,有的段落写三五行,有的写一两行。这样看起来更自然,也能减少朱雀检测的误判。
还有个小细节,就是避免重复用词。AI 有时候会在一段里重复用同一个词,人写东西虽然也会重复,但频率没那么高。写完后检查一下,把重复多的词换成近义词。比如 “这个方法很好,因为这个方法操作简单” 改成 “这个方法不错,操作起来挺简单的”,去掉重复的 “这个方法”,也能降低误判概率。
最后,如果被误判了,别着急改全文。可以先找出被标红的句子,重点修改那些地方。朱雀检测的标红部分,通常是最像 AI 生成的内容。针对性修改比整篇重写效率高多了。比如标红的句子是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可以改成 “要说人工智能以后的发展,那潜力可真不小”,稍微调整一下,效果就很明显。
总的来说,反 AI 文本工具可以用,但不能全依赖。真正有效的方法还是从写作习惯上调整,多加入个人特色和具体细节。对付朱雀检测的误判,关键是让文字更有 “人味儿”—— 毕竟,AI 再厉害,也模仿不了每个人独有的表达习惯和生活经历。
写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个:让文字像你自己说的话。别管什么工具和检测,只要你的文字带着自己的印记,AI 率自然就低了。当然,适当用用反 AI 工具辅助一下也没问题,但千万别为了降 AI 率,把文章改得自己都看不懂。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