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着深深思念的人,却相隔在远远的异乡。
乡:家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深深的刻在心上。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故乡遥远无法回去,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瞻望:往远处或高处看,敬仰并寄以希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内心痛苦万分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夕:日落的时候:夕阳。夕照。朝夕相处。无夕:日日夜夜。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我的前途似乎也迷茫无望,孤独的在空空的屋子里睡觉。
残灯:不好的事。夜:黑夜,代指前途的黑暗。空堂:空屋。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秋天尚未来临,却已风雨纷纷。
晓:到来,来临。正:此时。苍苍:纷纷。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不曾学过苦行僧的佛法,如何忘记曾经的过往!
头陀:苦行僧。安:怎么。
参考资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