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如何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排版风格?从模仿到形成独特模板
做公众号的都知道,排版风格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实际上影响大了去了。读者点开文章,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内容多精彩,而是排版顺不顺眼。舒服的排版能让人一口气读完,乱七八糟的排版,可能标题都没看完就划走了。但新手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打造自己的风格。其实没那么复杂,从模仿开始,慢慢摸索,最后形成自己的模板,这条路子靠谱得很。

🖋️ 先搞懂:为什么模仿是第一步?

别觉得模仿丢人,哪个大佬刚开始不是从 “抄作业” 过来的?尤其是排版这种偏视觉设计的东西,直接凭空创造太难了。你想想,字体怎么选、颜色搭不搭、段落怎么分,这些细节没点参考,很容易搞成四不像。
那些做得好的公众号,他们的排版都是经过无数次调整、被读者用点击和停留时间 “投票” 过的。比如 “十点读书”,它的排版一直是简洁舒服的路子,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留得宽,读起来眼睛不累。还有 “视觉志”,图片和文字的搭配特别讲究,看着就有质感。
模仿不是让你原封不动照抄,而是去拆解人家的 “套路”。比如你喜欢的公众号,它的标题用什么字体?正文和标题的颜色有没有固定搭配?段落之间空几行?这些都是能学的点。把这些细节记下来,变成自己的 “素材库”,比自己瞎琢磨强多了。
刚开始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拿优秀的排版当 “模板”,把自己的内容套进去。别担心被说 “没创意”,先保证自己的排版 “不难看”,再慢慢求变。这就跟学写字一样,先描红,再临帖,最后才能自成一派。

🎨 模仿要抓重点:这 3 个核心要素不能少

字体和字号是基础中的基础。很多人忽略这个,觉得随便选个字体就行,其实大错特错。正文用什么字体?标题用什么字体?手机上看着清楚不清楚,全靠这个。
一般来说,正文用宋体、微软雅黑或者苹方比较稳妥,这些字体在手机上显示清晰,不容易出现乱码。标题可以稍微 “跳” 一点,但也别太夸张,黑体加粗就很常用,醒目又不刺眼。字号方面,正文建议 14-16 号,标题 18-20 号,太大了占地方,太小了费眼睛。你去看那些做得好的公众号,很少在字号上标新立异,都是在 “清晰” 的基础上做微调。
颜色搭配决定风格调性。颜色这东西特别能传递情绪,温暖的橙色、冷静的蓝色、专业的灰色,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你得先想清楚自己的公众号是什么调性,再去选颜色。
情感类的公众号,用柔和的浅色系比较多,比如淡粉、米白,看着温柔。干货类、职场类的,用黑白灰或者深蓝色系,显得专业、靠谱。选颜色的时候,主色调别超过两种,加上辅助色也最好控制在三种以内,不然看着就乱。
你可以去看那些排版舒服的号,把他们的配色记下来。比如 “LinkedIn 领英”,基本就是黑白灰加一点蓝色,简洁又专业。“ONE 文艺生活” 常用米色和黑色,带点文艺范儿。直接用取色器把颜色代码扒下来,用到自己的排版里,这招特别实用。
段落和留白影响阅读节奏。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在一起,谁看了都头疼。好的排版一定很讲究 “留白”,段落之间、行与行之间,都要有足够的空隙。
行间距建议设置在 1.5-1.75 倍,段落间距比行间距再大一点,这样一眼看上去就很清爽。开头要不要空两格?现在很多公众号都不留了,顶格写反而更符合手机阅读习惯,显得更利落。你可以观察一下,那些阅读量高的公众号,段落都很短,很少有一整段写几百字的,都是三五句话就换行,看着不累。
图片和文字的搭配也得学。图片风格要统一,不能今天放个卡通图,明天放个写实照。如果是原创文章,自己拍的图最好统一滤镜;用网络图的话,尽量选同一个风格的。图片和文字之间一定要留白,别让文字 “贴” 在图片上,看着憋屈。

🔄 从模仿到创新:加点 “自己的东西” 进去

模仿到一定程度,就得开始 “掺私货” 了。不然永远都是别人的影子,读者记不住你。怎么加?从细节入手。

比如标题格式,别人都用 “【】”,你可以试试用 “『』”;别人标题都加粗,你可以在标题后面加个小符号,比如 “✨”“💡”,但别加太多,一个就够。这些小改动不影响整体,又能让读者觉得 “哎,这个号有点不一样”。

颜色上也能做文章。比如你一直模仿的公众号用 “深蓝色” 当主色调,你可以换成 “藏青色”,稍微调整一点,既保留了稳重的感觉,又有了自己的特色。或者在辅助色上做文章,别人用灰色当辅助色,你用浅咖色,一下子就有了区别。
还有开头和结尾的 “固定动作”。很多公众号有自己的 “开场白”,比如 “大家好,这里是 XXX”,你可以设计一个更有个性的,比如 “今天的内容有点干,建议先收藏”。结尾也一样,别人都放二维码,你可以加一句自己的 “slogan”,比如 “每天 3 分钟,带你看懂 XXX”。这些小细节积累起来,就是你的 “辨识度”。
创新不是一下子推翻重来,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 “小步快跑”。改一点,发出去看看读者反应,没意见就保留,觉得不舒服再调整。慢慢的,属于你的风格就出来了。

📋 形成模板:把 “套路” 固定下来,效率翻倍

排版风格成熟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 “模板”。不管写什么内容,打开模板,直接填东西就行,不用每次都从头调格式,省超多时间。
模板里要包含什么?固定的字体字号,正文、标题、副标题各用什么,一次定好,以后不改。固定的颜色搭配,主色、辅助色、强调色(比如重点内容标红),都记下来,每次直接调用。固定的段落格式,行间距、段间距、开头是否空两格,统一标准。固定的配图风格,是用实景图、插画还是表情包,风格要统一。
甚至可以把这些设置存成 “样式”,现在很多排版工具都有这个功能,比如 135 编辑器、秀米,设置好之后,下次直接点一下就能套用。
但模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可以 “升级” 一次。比如发现读者更喜欢看带小标题的文章,就可以在模板里加一个 “小标题格式”;觉得图片太小了看不清,就统一调大一点。根据数据和反馈调整,模板才能越来越好用。
形成模板还有个好处,就是让读者 “认得出” 你。比如读者刷到一篇文章,不用看头像,光看排版就知道 “这是 XXX 的号”,这就说明你的风格成功了。

📈 最后提醒:排版是为内容服务的,别本末倒置

说了这么多排版技巧,有一点必须强调:排版再好,内容不行也白搭。别为了追求 “独特” 而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用特别奇怪的字体,或者颜色搭配得特别扎眼,看着是 “独特” 了,但读者根本没法好好看内容,那就得不偿失了。
排版的核心是 “让内容更好读”,所有的设计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比如重点内容加粗,是为了让读者一眼看到关键信息;段落分短一点,是为了让手机阅读更轻松。脱离了这个核心,再好看的排版也没用。
刚开始可以慢一点,哪怕一篇文章排版花一个小时,也要保证 “舒服”。练得多了,速度自然就快了。等你能做到 “内容写完,10 分钟排好版”,而且读者都说 “你家排版看着真舒服”,那就说明你已经掌握了诀窍。
从模仿到创新,再到形成自己的模板,这条路看着长,其实只要肯动手,一两个月就能摸到门道。关键是别怕试错,多看看别人的好例子,多调整自己的排版,慢慢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该文章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作者头像

AI Insight

专栏作者

专注于AI技术前沿动态,为您带来最新的AIGC资讯和深度分析。

149 篇文章 4835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