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2025知网查重升级:AI内容检测更严格了吗?新规解读

🔍 2025 知网查重升级:AI 内容检测更严格了吗?新规解读


2025 年知网查重升级后,AI 内容检测确实更严格了。从技术层面看,知网推出的 AIGC 检测服务系统能快速准确识别学术文本中的 AI 生成内容,结合了文献数据和语义分析,使用 DeepSeek-R1 模型进行深度推理,检测能力大幅提升。比如《山西档案》自 2025 年 5 月起启用该系统,设定阈值,超过阈值的稿件将启动人工复核。华北电力大学与知网合作开发的检测系统显示,不同学科的 AI 检出率差异较大,经管、外语和人文类学科较高,而工科较低,这可能与不同学科的写作风格和术语使用有关。

📚 新规核心变化


  1. 检测技术升级:知网的 AIGC 检测服务系统不仅能识别文本是否由 AI 生成,还能生成包含 AI 特征值、AIGC 片段分布等内容的检测报告。系统会将被判定为 AI 生成的片段标记为不同颜色,方便用户查看。例如,一篇 6000 字的论文,若检测结果显示 “AI 疑似占比 60%”,意味着有 3600 字疑似是 AI 生成。

  2. 高校政策收紧:多所高校将 AIGC 检测纳入毕业论文评价体系,要求 AI 生成内容占比不超过一定阈值。如西南交通大学要求本科毕业论文 AI 率不超过 30%,天津科技大学对超过 40% 的情况发出警示。部分高校还引入 AI 智评系统,对论文质量进行评级,评级结果可能影响答辩资格。

  3. 人工复核机制:对于疑似 AI 生成内容超过规定阈值的稿件,知网和高校会启动人工复核。例如,《山西档案》规定首次检测违规稿件作退稿处理并记录备案,已发表作品若事后发现 AI 生成内容,将启动撤稿程序。


💡 用户应对策略


  1. 合理使用 AI 工具:AI 工具可用于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等辅助工作,但应避免直接生成论文的核心内容。例如,《浙江园林》允许使用 AI 进行文献检索和语法检查,但禁止生成研究假设、实验设计等核心内容。

  2. 调整写作风格:检测系统可能将工整对仗、排比句等视为 AI 特征。学生可通过将分点、分句较多的内容修改成长句进行概括总结,减少被误判的可能性。例如,有学生将文献综述部分的排比句改为长句后,检测情况明显改善。

  3. 提前检测与修改:学生可提前自费在知网等平台进行检测,确保 AI 率稳定。对于被标记为疑似 AI 生成的内容,可通过调换语句的主谓宾等方式进行修改,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降低 AI 率。

  4. 利用申诉渠道:若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可向学校的 AI 检测结果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进行人工复核。例如,四川师范大学规定,学生若反馈论文未使用 AI 工具但 AI 率较高,需填写说明表并由学院研判处理。


⚠️ 行业影响分析


  1. 学术诚信维护:知网的检测升级有助于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例如,《社会科学辑刊》通过强化审稿机制,杜绝了 AI 创作的学术不端行为。

  2. 教育模式革新:AI 检测倒逼高校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互动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同时,学术评价标准也在重构,更加注重论文的思想原创性、知识贡献度等。

  3. 灰色产业链出现:为应对检测,市场上出现了 “降手” 服务,帮助学生降低 AI 率。但此类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导致论文质量下降。例如,有学生使用 “降手” 修改后的论文语句混乱,偏离原意。


🔗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作者头像

AI Insight

专栏作者

专注于AI技术前沿动态,为您带来最新的AIGC资讯和深度分析。

69 篇文章 2715 关注者